转载 叶湘虹:病耻感,阻碍了多少人走进心理咨询室
“什么?你去看心理咨询师?你有毛病啊!”“你去做心理咨询,你没搞错吧?!”“什么?去做心理咨询,你神经吧?!”这些话语,你熟悉吗?
“39健康网”曾发布了《2010中国网民心理健康调查白皮书》,其中一个调查问题是:“看心理医生?多丢脸啊。” 仅5.20%网民会找心理医生咨询。[1]
即便有了心理困扰甚至心理疾病,很多国人仍然选择其他方式应对,而只有5.2%的人选择走进心理咨询室接受专业咨询(如上,2010年39健康网的调查数据)。现在,六七年过去了,根据我的咨询经验,现在国人选择心理咨询的比例会有所增高,但仍不是太高。除了没有心理保健意识、没有心理咨询概念、没有有效心理咨询服务资源、没有经济支付能力等以外,病耻感是阻止国人走进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因。病耻感,有时比心理疾患更伤人!
何谓病耻感
所谓病耻感,是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,它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不利影响。
关于病耻感的研究,最先源于1963年Goffman所使用的“stigma”一词,表示的是羞耻感。“stigma”源于希腊语,本意是烙印,意指人身上的某种具有不良道德特点的“极大玷污某人名誉的特征”。于是,一个具有“stigma”的人,就是一个被玷污、被打折扣的、应当为此感到羞耻的人。后来这个概念就被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。
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Corrigan和Link成为西方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领域的两位代表性学者。Corrigan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精神疾病病耻感,发现其认知和行为方面具有三个特征:A.社会刻板印象,B.偏见,C.歧视。Link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精神疾病的病耻感,他定义了精神疾病病耻感的五个元素:A.被贴上标签,B.刻板印象,C.孤立,D.地位丧失E.歧视。由这两位学者的研究看来,精神疾病病耻感与担心被贴标签后遭遇偏见、歧视,导致被孤立、原有社会地位受威胁、被周围人视为有污点的人、被视为异类有关。想想,如果因为我走进了心理咨询室,我会被周围人认为“心里有毛病!”“精神上有问题!”、“神经病”,这该是多可怕!心理问题、精神疾病毕竟与胃溃疡、偏头痛、肾结石、关节炎不同,后面这些生理疾病是能说出口的,而且不会被歧视,而心理问题、精神疾病待遇则大不同,别人会认为“你有毛病”,是你的错才导致心理毛病的!“污名化”使当事人感觉被心理疾患的标签给玷污了,他们的人生价值与尊严被打了折扣。
国人对心理疾患的病耻感有哪些表现?
1.对很多国人来说,要我们主动选择接受心理咨询,是一件严重伤自恋的事情。
一来因为国人有好“面子”的传统,如果走进咨询室,意味着我没经营好自己的人生,这让我感觉很失败,很没面子,自恋被伤得不轻。
二来因为国人刚刚解决温饱不久,尚没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来关注心理痛苦,不认为心理上的痛苦、精神上的疾患是个事儿。总认为是“想多了”、是“太敏感了”,是“没事找事”,少想点就没事了。
三来国人相对西方人而言更内敛而不够开放,要敞开心扉跟一个陌生人——心理咨询师讲自己的隐私,是一件难为情的事,可能他想讲,但很难走出这一步。
四来,相对来讲,中国是一个对生理疾病相对宽容而对心理疾病存在“污名化”倾向的国度,社会对心理问题与精神疾患宽容度不够,会带来歧视,甚至威胁到就业与发展,导致大家不敢暴露自己精神世界的痛苦而主动求助。有一个说法:重性精神病是穷人病,神经症是富人病。曾经,中国穷,是一个重性精神病高发的国家,大家对重性精神病人的印象就是“疯子”。然而,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,GDP也跃居世界第二;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”的政策,带来社会上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,于是中国近年变成了一个“富人病”的神经症高发、“穷人病”的重性精神病也高发的国家。而所有这些精神疾患,包括只是心理困扰的群体,都有被“污名化”倾向,让他们因“病耻感”而在求助道路上止步。
2.对很多国人来说,由于心理疾病有被“污名化”倾向,导致了明显的“心理问题躯体化”。
也就是说,我们很多心理痛苦或精神疾病,由于没有宽容的社会环境,让人感觉低人一等,这些“精神痛苦”就蹿到了身体上,以生理疾病的方式呈现出来。经常能看到有人全身上下到处疼,到处出状况:比如脖子疼、肩膀疼、偏头痛、紧张状态下的抽动症、头晕、失眠、便秘、食欲亢进、食欲不振、肌肉疼、关节疼、腰疼、背疼、手疼、脚疼、眼睛疼、鼻子不适、皮肤问题、痛经、阳痿、性冷淡等,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生理上的病理原因,这很有可能与心因性不适有关。因为,我们的社会宽容生理疾病而不宽容心理疾患,所以我的心理痛苦以社会允许的生理痛苦的方式呈现出来,这样可以巧妙地规避被精神疾患“污名化”影响。似乎,当事人觉得:我只是生理上不适,我仍是一个精神上纯洁的人,而不是一个精神上被玷污的人。
由于心理痛苦可以暂时通过躯体症状缓冲一下,导致很多国人遭遇心理问题时,总是要拖到极其严重才不得不走进心理咨询室或心理门诊。事实上,这是一件挺不合算的事情,一来当事人忍受了更多更深的痛苦,二来极大地增加了咨询成本。大凡比较有经验的、面向社会个案工作的心理咨询师,应当有同感:选择来做咨询的国人,多数已经到了“病入膏肓”的程度,当事人或其家人已经到了苦不堪言、痛不欲生、生理上严重不适、自残自虐甚至自杀,已经走投无路之时,才会来咨询。然而,如果在问题出现初期就及时来访,可以“事半功倍”;而硬拖到“病入膏肓”才来访,多半是“事倍功半”的。
3.病耻感,导致国人向心理咨询求助时,不切实际地希望快速治愈。
很多国人来访者,希望咨询师有“灵丹妙药”三两次就把他们三年、五年甚至一二十年的问题“药到病除”,否则就是咨询师不行,就是心理咨询没有用。我想说,这样想,真的太理想化了。但凡经年累月所带来的心理痛苦,是不可能三两次就解决的。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心理问题是积多年之力累积而成,还得给当事人较长的时间疗愈与成长,甚至要整个家庭或家族都参与其中努力改变,才能让问题慢慢被解决。这个时间到底要多长,它不只取决于心理咨询师,它更取决于来访者。
当然,国内心理咨询行业仍不够规范,法律、行规都在起步与建设过程中,离比较完善与成熟的行业水准还有差距,导致很多国人对心理咨询的疗效、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、保密性等半信半疑,难以下决心走进咨询室接受专业咨询。
请记住:病耻感有时比心理疾患更伤人!对于心理痛苦,消除病耻感,正视它,会让我们受益!
参考文献:
1.数据源于39健康网。
(文章所用图片来自百度图片,致谢!)